1、磕头 磕长头是藏传佛教信徒为实现信仰、祈福避灾而进行的一种虔诚的拜佛仪式。7月2日,我们在大昭寺门前看到了数十位佛教信徒在原地磕长头,他们的虔诚,他们的忘我,以及起起伏伏的场面让我真正感受到了宗教的神秘和力量。 2、鞠躬 对长辈或受尊敬的人,要脱帽、弯腰四十五度,帽子拿在手上低放近地。对一般人或平辈,鞠躬只表示礼貌,帽子放在胸前,头略低。有时也合掌与鞠躬并用,对尊敬者合掌要对头,弯腰点头,回礼动作也相同。 藏族的礼仪是多种多样的,礼俗与佛教也有密切联系。 3、献哈达 献哈达是藏族最普遍的一种礼节。婚丧节庆、拜会尊长、觐见佛像、音讯往来、送别远行等等,都有献哈达的习惯。哈达是一种生丝织品,纺得稀松如网;也有优良的、用丝绸做料的哈达。哈达长短不一,长者一二丈,短者三五尺。 献哈达是对人表示纯洁、诚心、忠诚的意思。自古以来.藏族认为白色象征纯洁、吉利,所以哈达一般是白色的。 4、敬酒茶 藏族在迎接客人时除用手蘸酒弹三下外,还要在五谷斗里抓一点青稞,向空中抛撒三次。酒席上,主人端起酒杯先饮口,然后一饮而尽,主人饮完头杯酒后,大家才能自由饮用。饮茶时,客人必须等主人把茶捧到面前才能伸手接过饮用,否则认为失礼。 逢年过节.到藏族家里做客,主人便应敬酒。请喝青稞酒。是农区的一项习俗。 5、称呼上的礼节 尊称别人时,-般在他的名字后面加一“啦”字。藏语还有敬语和非敬语之分。用敬语,对尊者或客人说话,表示尊敬对方。在吃饭方面,还有食不满口、咬不出声、喝不作响、拣食不越盘的规矩。行路时,不抢在他人前面,相遇必先礼让。 坐时不能抢主宾席、不能东倒西歪,不能随便伸腿等等,这是一般长辈教育子女的一些必须注意的礼仪。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西藏民俗
一、“上头”仪式。 在西藏一些地区,女孩子年满17岁,即认为进入成年期。此时,父母要为女儿举行“上头”仪式。举行仪式的时间一般在藏历年初二那天。举行仪式这天,父母为女儿准备好美丽的服装和各种装饰品,并邀请一位有化装专长的妇女来替女儿梳头打扮。 二、磕头。 磕头也是西藏常见的礼节,一般是朝觐佛像、佛塔和活佛时磕头,也有对长者磕头的。磕头可分磕长头、磕短头和磕响头三种磕长头分行进中磕长头和原地磕长头两种,其基本姿势都是一样的。 三、鞠躬。 对长辈或受尊敬的人,要脱帽、弯腰四十五度,帽子拿在手上低放近地。对一般人或平辈,鞠躬只表示礼貌,帽子放在胸前,头略低。有时也合掌与鞠躬并用,对尊敬者合掌要对头,弯腰点头,回礼动作也相同。 四、献哈达。 献哈达是藏族最普遍的一种礼节。婚丧节庆、拜会尊长、觐见佛像、音讯往来、送别远行等等,都有献哈达的习惯。哈达是一种生丝织品,纺得稀松如网;也有优良的、用丝绸做料的哈达。 五、敬酒茶。 藏族在迎接客人时除用手蘸酒弹三下外,还要在五谷斗里抓一点青稞,向空中抛撒三次。酒席上,主人端起酒杯先饮口,然后一饮而尽,主人饮完头杯酒后,大家才能自由饮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藏民俗
姑娘叼着大烟袋
昔日关东农家的炕上,几乎都有两个“笸箩”,一个是妇女做针线活用的“活计篓”,一个便是装旱烟的“烟笸箩”。抽烟和做针线活一样,是每家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待嫁出阁的大姑娘,本应是最文静娴雅的,但过去多数也在“烟民”之列。这一怪,足以说明以前东北吸烟风习之盛。
烟草传入中国,大约是在明代中后期。其“进口”的主要路线有两条:一是从菲律宾传到东南沿海;再一条就是从俄罗斯进入东北。关东土地肥沃,很适合烟草生长。这里种植的烟草叶大而且肥厚,烟味醇浓,成为久负盛名的“关东烟”。烟草不仅在这块土地上扎下根,也在这里人们的生活中扎下根。
老辈的东北人,提起抽烟的好处,能说得头头是道。他们说抽烟不仅能驱困解乏,还能防止蚊虫叮咬,连毒蛇也怕烟的味道。这些对在山里挖参打猎的人无疑是很重要的。此外,抽烟还有社交方面的作用。即使是陌路相逢的人,彼此递上一袋烟后,就会增加几分亲切感。过去到东北农家做客,进屋后第一件事是请客人炕上坐,第二件事就是把烟笸箩推到客人跟前说“来,抽着”。连儿歌中也说:“娘家客(音qiě)上炕里,烟袋荷包递给你……”,可见敬烟是待客的一项重要礼俗。
抽烟的烟依和装烟叶的口袋(烟荷包)有许多说道。烟袋锅多是用黄铜和白铜制作,烟袋嘴除铜的外,还有玉石、玛瑙、青金石、悲翠等多种质料,烟袋杆则是铜、木两种,以乌木为好。一般的情况,男子用的烟依杆较短,大概不超过一尺,因为他们经常在外边活动,携带着方便。烟锅和烟茶包也较大一些,出门时别在腰带上。女人吸烟一般是在家里,习惯用细长的烟袋杆,烟锅也相对小,称作“坤烟袋”。烟荷包是年纪大的用扁圆型的,年轻的用长型,而且两面都绣有花、鸟、鱼等图案。其中老太太用的烟袋杆特别长,一般都在二尺以上,装好烟后,往往自己够不着点火,或由晚辈帮着点,或者自己伸到灶火和炕上的火盆里点。她们坐在炕上需要拿稍远一点的东西,往往不用运窝,用长烟袋就可以勾过来。抽烟袋的老太太还有一项“绝活”,就是能坐在炕上把吐沫叶到四五尺远的地方,初次看到这种情形的人都会觉得新奇。在东北民间,手拿长烟袋成了老太太的标准形象。
西藏风俗习惯接待客人时,无论是行走还是言谈,总是让客人或长者为先,并使用敬语,如在名字后面加个:“拉”字,以示尊敬和亲切,忌讳直呼其名。迎送客人,要躬腰曲膝,面带笑容。室内就坐,要盘腿端坐,不能双腿伸直,脚底朝人,不能东张西望。接受礼品,要双手去接。赠送礼品,要躬腰双手高举过头。敬茶,酒,烟时,要双手奉上,手指不能放进碗口。
藏族人绝对禁吃驴,马肉和狗肉,有些地区也不吃鱼肉。
敬酒时,客人须先用无名指蘸一点酒弹向空中,连续三次,以示祭天,地和祖先,接着轻轻呷一口,主人会及时添满,再喝一口再添满,连喝三口,至第四次添满时,必须一饮而尽。
吃饭时要食不满口,咬不出声,喝不出响。
喝酥油茶时,主人倒茶,客人要待主人双手捧到面前时,才能接过来喝。
禁忌在别人后背吐唾沫,拍手掌。
行路遇到寺院,玛尼堆,佛塔等宗教设施,必须从左往右绕行。
不得跨越法器,火盆。
经筒,经轮不得逆转。
忌讳别人用手触摸头顶。
西藏人死后有五种葬法,塔葬、水葬、土葬、天葬等。最隆重的是塔葬。然而只有活佛和一些领主死后,才能享受塔葬。以青稞等制作的糌粑,喝酥油茶、 青稞酒是农牧民的主要食品。 民族禁忌: 1.接待客人时,无论是行走还是言谈,总是让客人或长者为先,并使用敬语,如在名字后面加个:"拉"字,以示尊敬和亲切,忌讳直呼其名。 2.迎送客人,要躬腰曲膝,面带笑容、室内就座,要盘腿端坐,不能双腿伸直,脚底朝人,不能东张西望.接受礼品,要双手去接.赠送礼品,要躬腰双手高举过头。 3.敬茶,酒,烟时,要双手奉上,手指不能放进碗口。 4.藏族人绝对禁吃驴肉,马肉和狗肉,有些地区也不吃鱼肉。 5. 吃饭时要食不满口,咬不出声,喝不出响。 6. 喝酥油茶时,主人倒茶,客人要待主人双手捧到面前时,才能接过来喝。
藏族的传统节日包括雪顿节、大佛瞻仰节、祈祷节、望果节、展佛节、失勤节、藏历新年等。 雪顿节 在藏语中,“雪”是酸奶子的意思,“顿”是“吃”、“宴”的意思,所以雪顿节按照藏语来解释,就是吃酸奶子的节日。因为在雪顿节期间有隆重而热烈的藏戏演出,和规模盛大的晒佛仪式,所以雪顿节又叫做藏戏节或者展佛节。传统的雪顿节以展佛为序幕,以演藏戏看藏戏、群众游园为主要内容,同时还有精彩的赛牦牛和马术表演等。 2.大佛瞻仰节 大佛瞻仰节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是由佛教理论大师宗喀巴的弟子根顿珠巴在1468年创办的。大佛瞻仰节是一个宗教活动,节日连续三天。在三天的节日内,扎什伦布寺会展出各种不同的佛像,供佛教徒瞻仰。 3.祈祷节 祈祷节也是西藏民间大型且隆重的宗教活动。在藏语中,祈祷节藏语叫“莫郎切波”。祈祷节每年举行两次,每年举行两次,一次是在农历六月十五,一次是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在州内藏区,有两种类型的祈祷节,一种是格鲁派的祈祷节;另一种是藏族原有的宗教,本波教的祈祷节。 4.望果节 望果节,顾名思义,它是藏族农民欢庆丰收的节日。望果节流行于西藏自治区的拉萨、日喀则、山南等地,时间在每年藏历七、八月间,具体日期随各地农事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一般在青稞黄熟以后、开镰收割的前两三天举行。所以,望果节的日程都以乡为单位,根据当地的农作物成熟情况由乡民集体议定。
1、雪顿节,是西藏藏族人民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藏庆七月一日举行,为期四、五天。雪顿是藏语译者,意思是“酸奶宴”,于是雪顿节便被解释为喝酸奶的节日。按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规定,每年藏历六月十五至七月三十日为禁期,大小寺庙的喇嘛不许外出,以免踩死小虫,待七月三十日解禁之后方可下山。喇嘛下山时,农牧民拿出酸奶敬献,形成雪顿节。 2、大佛瞻仰节,是西藏的日喀则僧俗民众每年藏历五月间在扎什伦布寺举行大佛瞻仰节。扎什伦布(藏语音译“吉祥须弥山”)寺,喇嘛教格鲁派(黄教)第四大寺。在西藏日喀则尼色日山下,为历世班禅的驻锡地 。 3、祈祷节是藏族地区最为隆重的既是大型宗教活动,也是民间性的节日活动,藏语叫“莫郎切波”。在州内藏区,有两类这种盛会,一是格鲁派的祈祷节;一是藏族原有的宗教,本波教的祈祷节,这两个祈祷节相同,每年举行两次,一次是在农历六月十五,一次是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正月的祈祷节比夏季的祈祷节要隆重。 扩展资料: 到藏民家做客,主人必先敬客人青稞酒,客人应先用无名指蘸一点酒弹向天空,连续三次,以示祭天、地和祖先,而后轻呷一口,主人会及时添满,喝三次,第四次添满时需喝干一杯。否则主人会不高兴,认为客人不懂礼貌或瞧不起他。 客人进屋坐定,主人必倒酥油茶敬客,客人需待主人双手捧至面前时,才能接过去喝,切不可自行端喝。落座时,要盘腿端坐;接受礼品时,要双手去接;赠送礼品,要躬腰双手高举过头;敬茶、酒时,要双手奉上,手指不能放进碗口。 饮茶时,客人必须等主人把茶捧到面前才能伸手接过饮用,否则认为失礼。吃饭时讲究食不满口,嚼不出声,喝不作响,拣食不越盘。用羊肉待客,以羊脊骨下部带尾巴的一块肉为贵,要敬给最尊敬的客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藏族
目录1,你了解西藏的那些独特民族风俗2,西藏的民风民俗3,东北民俗风情4,西藏有...
05-31目录1,我就是女汉子怎么了!!2,什么才叫女汉子呢?男生会喜欢女汉子吗?3,高中...
05-31目录1,武汉品牌窗帘2,武汉工程窗帘哪家好?1,武汉品牌窗帘1、圣恩布艺(武汉本...
05-31目录1,假文盲作文300字2,假文盲的作文300字3,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假文盲300...
05-31目录1,游__作文400字?2,写游记的作文400字1,游__作文400字?我去过美丽的海南...
05-31目录1,《我上初中了》作文500字?2,作文 我上初中了 500字3,《我上初中啦》作...
05-31目录1,生活中的烦恼,作文800字,求高手2,大人的烦恼有什么?3,你认为成年人的...
05-31目录1,读<童年》的感受600字2,童年读后感600字3,《童年》读后感(600字)谢谢了...
05-31目录1,《我上初中了》作文500字?2,作文 我上初中了 500字3,《我上初中啦》作...
05-31目录1,生活如此多娇!是什么意思2,生活如此多娇 什么意思?3,难分爱的奋不顾身...
05-31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相关作品的原创性、文中陈述文字以及内容数据庞杂本站无法一一核实,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